这部由大卫·芬奇和蒂姆·米勒担任监制的动画剧集,集结了目前欧美动画最顶尖的梦之队,以单元剧形式将一个个独立的科幻短篇小说改编为极度风格化的短片,画风包括但不限于2D、3D 、CGI。
与第一季相比,《爱死机》第二季集数有所减少但“科幻小品”感加强了,8集加起来时长不到2h,一口气看完不费劲。
我们火速整理了一份观影指南#电影,
包含每集的原著特色、情节亮点和作者介绍。
第1集 自动化客服
Automated Customer Service
片长:12分钟
作者:约翰·斯卡尔齐
这是一个轻松幽默的AI机器人故事。
一台家用机器人出了故障,人类主人电话联络机器人厂商的客服。在客服的指引下,人类的一连串错误操作使得机器人故障升级,并最终导致所有该型号的机器人将该人类视为攻击目标,将追杀TA至天涯海角。唯一逃脱追杀的方法,是购买包月付费服务,最后AI接通了人类客服提供该付费服务。
约翰·斯卡尔齐是雨果奖主办方“世界科幻协会”的主席,可能是目前身价最高的科幻作家,以幽默的科幻作品著称,代表作有《红衫》《垂暮之战》。
英文原文:https://whatever.scalzi.com/2018/11/19/a-thanksgiving-week-gift-for-you-automated-customer-service/
第2集 冰
Ice
片长:13分钟
作者:瑞奇·拉尔森
一个16岁的少年,被父母带往一个遥远而陌生的星球,更让他郁郁寡欢的是,小他两岁的弟弟一出生就被基因改造过,身体素质比他更强。
一切都糟心得很——除了“大得要命”的霜鲸,是这个冰雪星球上,最能让少年忘却烦恼、心怀惊叹的生命奇观。
兄弟两人半夜偷偷去观鲸时遇到了险情,哥哥陷于危险边缘,弟弟假装示弱激起哥哥的好胜心与保护欲;双双脱险之后却被哥哥看穿,哥哥却陷入了情感的消沉。
与原著相比,动画在立意和结局上稍微作了改变,以主角两人的兄弟之情结束。
编辑部对话——
问:我们为什么要买这篇?
答:有大鲸鱼!
......就,我们也忘了当初为啥买这篇,但是你看,买对了!
作者里奇·拉森生于西非,曾于罗德岛求学,现居加拿大渥太华,自2011年至今已有100多篇小说发表在知名刊物上,并被多部年选收录。作品曾被斯特金奖、手推车奖等奖项提名,已有法语、意语、中文等多种译本。
中文译文收录于未来局出品的《少年大奖科幻书系》。
第3集 灭杀小组
Pop Squad
片长:18分钟
作者:保罗·巴奇加卢皮
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纽约被丛林包围,但当世发明了一种长生不老药,服用后就能返老还童。因此人类不会死亡,自然也不允许生育,因为过多的人口会加剧全球变暖;一旦有人违反,灭杀小组就将母子一同杀死。动画短片基本遵循原著,将“气候变暖”的大背景隐去,着重描述了“灭杀”的过程以及当事人的心理活动。
保罗·巴奇加卢皮是美国著名科幻作家,他的代表作《发条女孩》讲述了23世纪气候变化下的社会变迁、跨国巨型企业的卑鄙及小人物的命运,囊括了2010年包括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在内的几乎所有科幻大奖。
中文译文发表于《科幻世界》2014年05期,以及《6号泵》短篇选集。
第4集 沙漠里的雪
Snow in the Desert
片长:18分钟
作者:尼尔·阿舍
一个沙漠星球上,活了千年的雪诺(Snow)因自己身上的基因材料而被人追杀,终日惶惶不安。雪诺偶遇一名女孩,却无法信任她,直到两人在与恶劣的天气搏斗时,她发挥了巨大作用。
原著对环境和动作戏的描写十分精彩,可能是主创团队选择将其改编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作者尼尔·阿舍的特点。
尼尔·阿舍是英国著名科幻作家,笔下的作品大多在他创造的“Polity”宇宙,包含AI、机器人、外星人、蜂群思维等喜闻乐见的科幻元素。
他的小说以快节奏和暴力冲突为特点,场面宏大、有史诗之风,表面上接近太空歌剧,而形象化的、咄咄逼人的语调更亲近赛博朋克。
第5集 高草丛
The Tall Grass
片长:11分钟
作者:乔·R.兰斯代尔
1901年,一列火车在半夜里突然毫无来由地停在了半道上,四周都是高高的草丛,而乘客中有人开始作死,试图去探索草丛里会有什么,结果遭遇了奇怪的生物。
兰斯代尔是美国著名恐怖小说家,曾十次获得表彰杰出恐怖小说的“斯托克奖”,以及爱伦坡奖,英国奇幻奖等奖项。他的不少作品被影视化改编,本人也为动画版《蝙蝠侠》和动画版《超人》创作过剧本。《爱死机》第一季的第9集《垃圾场》和第12集《鱼之夜》也是改编自他的原著。
第6集 房内屋外
All Through the House
片长:7分钟
作者:约阿希姆·海因德曼斯
原著小说只有区区1000个英文单词,但传递了一种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童年阴影。
这个故事是圣诞老人传说的再演绎:两个孩子在圣诞夜偷偷溜出房间,想亲眼看看圣诞老人——毕竟,谁也没有真的见到过ta,万一圣诞老人不是白胡子老头,而是一个给乖孩子送礼物的怪物呢?那么,不乖的孩子又会收到什么样的“礼物”呢?
约阿希姆·海因德曼斯是一名来自荷兰的作家、艺术家和平面设计师,作品发表在各家线上杂志,如《星云裂隙》《电子小说》《床底》等。工作和写作之余,他喜爱绘画、旅行、阅读和收藏稀有玩具。
我们同样买下了这篇小说,中文译作即将发表!他非常开心他的作品首次翻译成中文,并向所有中国读者致意,希望能受到读者的喜欢。
中文译文即将发表于“不存在科幻”。
第7集 生命之笼
Life Hutch
片长:13分钟
作者:哈兰·埃利森
一个战机飞行员迫降在一颗荒凉星球的太空站上(即影片中的“生命屋”),太空站的维护机器人出现了系统故障,会无差别攻击任何会动的东西,飞行员被困在了这座“生命之笼”里,为了逃离困境,他绝处逢生,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打败了机器人。
这篇故事已于2020年改编成同名VR游戏。
已故的哈兰·埃利森是美国著名的科幻大师,新浪潮运动的旗手,一生获得过8次雨果奖,以及多次星云奖、斯托克奖、爱伦坡奖等。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擅长各种类型创作,代表作有《无声狂啸》《“忏悔吧,小丑!”嘀嗒人说》等。他还曾为《星际迷航》等科幻剧集创作剧本,为《阴阳魔界》《巴比伦5号》担任顾问。
第8集 溺亡的巨人
The Drowned Giant
片长:13分钟
作者:J.G.巴拉德
小说中,一个巨人的尸体突然被冲上城市边缘的海滩,主人公数次来观望巨人尸体,目睹游人们对巨人从敬若神明,到习以为常,再到毁坏与利用。
尽管“巨人”这一生物在神话传说更常见,但《溺亡的巨人》毫无疑问是一篇科幻小说。在这篇小说里,无论巨人在大众观念里是不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当它的尸体冲上岸,且不是人们以为的巨鲸,那么巨人的存在就是真真切切的事实;与之类似的理解就好比罗斯威尔的外星人的尸体被证实。
这篇故事有三处文学上的类比,第一是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某个“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成真,但余下的所有事情都是真实的、符合常理的;第二是梅尔维尔的《白鲸》,大白鲸和巨人有同样的巨物神秘感,会形成两者之间的相似感,让人有意无意间产生混淆;第三是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巨人之于小说里的人类就等于格列佛之于小人国,当读者从格列佛游记里读到对小人国(十七世纪的英国人)的讽刺,也同样会在这篇小说里读出对当今人类的讽刺。
J·G·巴拉德的文字充满现实质感,随着小说对巨人外表的描绘,我们会看到,巨人身体曾被海浪冲刷,但其外表真正的转化,却来自人类劫掠般的洗刷。在巨人开始被分尸,头颅断裂的一刻,小说的观赏性、情绪、寓思都到达了顶点。
作为新浪潮时期的代表作家,J·G·巴拉德这篇发表于1964年的经典,突破了科幻小说惯例,展现出一种融合现实、寓言、幻想的科幻风格。小说给人的印象如此深刻,曾影响多部后世作品,在今天又被改编为动画。